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,“引導信貸擔保業務向農業農村領域傾斜,發揮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”。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8年對農業信貸擔保工作提出要求。 近日,記者從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獲悉,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(以下簡稱全國農擔體系)累計擔保金額已超過1萬億元,在保余額約占全國涉農融資擔保余額的60%,成為擔保支農行業主力軍。 全國農擔體系是財政支農的新方式。自2016年成立以來,積極發揮政策性農業信貸擔?!八膬蓳芮Ы铩钡淖饔?,撬動銀行和社會資金投向三農領域,助力解決鄉村振興“錢從哪里來”的關鍵問題。 農擔作擔保,融資不再難 2023年春節剛過,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種糧大戶謝方昌就四處籌集資金,擴大種植規模。但由于沒有抵押物,跑了幾家銀行都沒貸到款。 “貸款方便,簡單還快!”在謝方昌著急上火的時候,正逢安徽農擔公司開展全員入村走訪活動,了解到他的困難,第一時間為他辦理了30萬元擔保貸款。有了農擔的支持,謝方昌種糧更有信心了。 像謝方昌這樣的農業經營主體,正是農擔精準服務的擔保對象。2015年,黨中央、國務院作出建立全國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的重大決策部署,由中央財政出資設立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機構,定位于專注支農支小,緩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、融資貴問題。 截至今年1月底,全國農擔體系累計擔保金額10250億元,突破萬億元大關,累計擔保項目近320萬個,平均單筆擔保金額僅為32萬元,其中家庭農場(含種養大戶)及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保余額占比超80%,實現精準支農支小。 用農擔人的話說,這是農擔人無數次進村服務、為農民紓困解難一筆一筆攢下的1萬億元。 全國農擔體系通過上下聯動、緊密可控、完整高效的“國家-省-市(縣)”三級服務體系,已建成自有分支機構超過1100家,專職員工4000余人,對全國縣域范圍業務覆蓋率達98%。 “今年我們在壤塘縣雪木達村的油菜籽加工基地就能建成投產了,計劃增收150萬元?!?020年,四川農擔公司為藏族小伙扎波提供了200萬元貸款擔保支持,并連續3年續保,扎波的信心和底氣,來自農擔的陪伴支持。 阿壩縣和壤塘縣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,扎波在政府帶動和四川農擔公司支持下,通過“村企聯盟”形式,參與到兩縣做大做強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中。 截至目前,農擔業務規模超過1億元的縣1700多個,超過5億元的縣600多個,超過10億元的縣200多個,對16